2013年綿陽市文明城市建設宣傳資料
全國文明城市(城區)定義:全國文明城市(城區)是指經濟建設、政治建設、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全面發展,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,市民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(城區)。全國文明城市(城區)稱號是反映城市(城區)社會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。
2013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工作:堅持一條主線,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;
突出四個重點,“講文明樹新風”公益廣告宣傳,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教育與治理,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,組織開展志愿服務;
抓好五個常項,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鎮、文明單位創建,“我們的節日”主題活動,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。
“講文明樹新風”活動主要內容:開展文明交通、文明引導、文明餐桌和文明傳播等四項活動,在全社會大興文明禮儀之風、讀書學習之風、勤儉節約之風。
“文明餐桌”行動主題:不剩飯、不剩菜。
五類道德模范是指:敬業奉獻、誠實守信、助人為樂、孝老愛親、見義勇為。
綿陽“十大不文明行為”是指:
1、隨地吐痰,亂丟雜物,亂扔煙頭,踐踏綠地,亂涂亂畫;
2、機動車、非機動車闖紅(黃)燈和亂停亂放;
3、駕車遇前方交通阻塞時,不依次等候、穿插超越;
4、行人過街不遵守交通信號,不走過街設施;
5、駕乘人員向車外拋灑雜物,貨運車、建渣車、商砼車等拋灑滴漏,違規駕駛;
6、占道經營,張貼、散發小廣告;
7、乘坐公共汽車不自覺排隊,不為老、幼、病、殘、孕讓座;
8、出租車拒載、拼客、不打表,不主動出具發票等;
9、在禁煙場所吸煙,辦事、購物等不自覺排隊;
10、在限制犬只進入的場所遛狗,寵物隨地大小便。
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:
倡導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,
倡導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
倡導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,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
公民道德素質包括: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、個人品德。
基本道德:愛國守法、明禮誠信、團結友善、勤儉自強、敬業奉獻。
社會公德:文明禮貌、助人為樂、愛護公物、保護環境、遵紀守法。
職業道德:愛崗敬業、誠實守信、辦事公道、服務群眾、奉獻社會。
家庭美德:尊老愛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勤儉持家、鄰里團結。
誠信建設包括:政務誠信、商務誠信、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。
綿陽城市精神:團結奮進、自強爭先、創新實干、富民興綿。
文明十字用語:您好 請 謝謝 對不起 再見
“三聲服務”內容:來有迎聲、問有答聲、走有送聲。
綿陽市民“八不準”:不準隨地吐痰 不準亂扔垃圾;不準亂停車輛,不準亂擺攤點;不準亂搭亂建,不準亂貼亂畫;不準粗言臟語,不準破壞綠化。
“六破除、六樹立”活動的內容:
破除封建迷信舊習俗,倡導文明生活新方式;
破除腐朽文化壞染習,倡導健康娛樂新嗜好;
破除斗毆賭博劣習性,倡導守法致富新觀念;
破除不敬不孝丑行為,倡導尊老愛幼新風氣;
破除鋪張浪費陋習氣,倡導勤儉節約新時尚;
破除不干不凈臟習慣,倡導清潔衛生新意識。
精神文明建設根本任務:培養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,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。
精神文明建設主要目標:公民素質顯著提高、文化生活質量顯著提高、城鄉文明程度顯著提高。
 |